5月24日至25日,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结核与呼吸道传染病分会、外科与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承办的“天府公共卫生学术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以“共筑公卫安全防线,助力健康四川建设”为主题,其中结核与呼吸道传染病及感染外科防治分会场聚焦结核与呼吸道传染病及感染外科防治领域,吸引了省内外数百名专家学者、临床和公共卫生工作者及科研人员齐聚蓉城,共商公共卫生安全大计,共绘健康四川发展蓝图。
开幕式:凝聚共识,共启新篇
会议开幕式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结核与呼吸道传染病分会秘书长、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毛毅教授主持。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结核与呼吸道传染病分会、外科与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主委,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外科学科带头人蒋良双教授致开幕辞,强调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是健康四川建设的核心任务,呼吁学界以多学科协作推动防治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开幕式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为后续学术交流注入强劲动力。
学术前沿:创新成果赋能公卫实践
24日下午,议程汇聚国内顶尖专家智慧。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唐神结教授以《结核病化疗方案研究进展》为题,系统梳理敏感及耐药结核病治疗的关键突破,展望精准化疗的未来方向。清华大学附属北京长庚医院林明贵教授的《结核病的免疫预防和治疗》讲题,强调免疫治疗对突破传统化疗瓶颈的重要意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李烨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脊柱外科李涛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刘凤君教授分别就肺部共感染、脊柱感染及真菌感染的诊疗进展展开分享,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第二日聚焦:多维度筑牢防线
25日上午,会议议程紧扣公共卫生安全核心议题。
蒋良双主委结合案例解析《胸部结核外科干预的手术时机》,强调术前充分评估、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良好管理是胸部结核手术成功的关键。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大科主任吴桂辉教授权威解读《2025年WHO耐药结核病诊治指南》,梳理了耐药结核病的最新诊断技术和规范。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普通外科主任魏国教授在《非艾滋病定义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管理进展》报告中提出优化术前评估、术中精准操作及术后快速康复的管理策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叶慧教授在《肺孢子菌病的诊治进展》专题报告中解析了肺孢子菌病诊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为改善治疗效果指明了方向。
思维碰撞:激发多学科新活力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中,各领域专家打破学科壁垒,与讲者进行热烈讨论。各学科在交流中互鉴互进,为解决复杂临床问题提供新思路,将各自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新场景中,推动结核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及感染外科疾病诊疗创新发展,使学科发展在交融中更好地承担起服务社会的使命。
结语:同心共筑健康屏障
本次大会通过前沿学术交流、多学科碰撞与实践经验共享,为“共筑公卫安全防线”提供了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蒋良双主委总结指出,通过医疗和公卫机构、学界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发力,加速成果转化、深化区域合作,将有力推动建设健康四川宏伟目标的实现。
未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将助力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持续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凝聚智慧与力量,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贡献四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