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患者术前心肺储备评估缺乏量化指标,术后风险个体差异显著,尤其在肺结核手术患者方面,肺康复相对复杂却极其重要。为提高围术期精准评估水平及术后肺康复精准指导,同时进一步推动医院胸外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胸外科医护人员心肺功能运动试验设备的应用技术水平与肺康复相关的科研能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外科于9月11日举办了“心肺功能运动测试系统联合肺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培训班”。
培训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心肺与重症物理治疗部王娇教授莅临指导。市公卫中心胸外科负责人龚胜主持会议,医护骨干均参加学习。王娇教授围绕“CPET三大核心指标(Peak VO₂、AT、VE/VCO₂)在术前红线筛选、术中循环预警、术后运动处方制定中的应用”进行专题讲授并现场示范操作。
本次培训涵盖设备校准、数据采集、结果判读全流程。 通过培训,科室初步建立了CPET操作与解读规范,梳理出肺康复的全流程,为术前风险分层、术中目标设定及术后肺康复指导奠定了基础,更为下一步构建针对肺结核手术的术前精细化评估体系及术后肺康复体系建设夯实了根基。